為了豐富組織生活,增加支部凝聚力,控制電子總支14級電科黨支部于11月7日來到了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學習先輩的優良文化品質,提高黨員自身素質和文化修養。
第一天,同學們參觀了魯迅故里、魯迅紀念館、周恩來故居、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等文化景點,深有感觸。魯迅先生的革命事跡深深的鼓舞了大家,不論是他在書桌上刻下的“早”字,還是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省下來寫作的精神都教育大家要把握住眼下的大好時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魯迅紀念館陳列了魯迅先生在各個時期創作的作品和手稿,這些展品體現了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甘為孺子牛”的愛國主義精神;“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不畏面子、自我剖析”的精神境界;“博采眾長、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讓大家倍受教育和啟發。
第二天,同學們參觀了大禹陵,夏禹王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也知道他在位期間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但是他的功績不僅于此,更重要的是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從而以文明時代社會代替野蠻時代社會,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從華夏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看,大禹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勤勞勇敢,頑強不屈求生存、求發展的優秀民族精神。
經過兩天的紅色旅行,大家收獲頗豐,最主要的就是深受革命先烈和歷史名人的鼓舞,內心深處對習主席反復強調過的中國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何為中國夢?中國夢是奮斗之夢,不論是古代的夏禹王,還是近現代的魯迅、蔡元培、秋瑾、周恩來,他們都有著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都不遺余力地將自己投身于國家的事業中,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作為黨員,大家要以他們為目標,提高自身修養,將自身理想和國家理想結合起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小事做起,不斷實踐,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王鵬程 顧權 蔡文婷)

發布日期: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