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6日晚,電氣信通聯合黨總支研究生第七支部在騰訊會議平臺開展了“獨時宜讀,以讀攻毒”系列讀書活動第四期——《新藥的故事》讀書分享會。電氣信通聯合黨總支研究生第七黨支部黨員、部分團員和群眾參加了此次分享會。
在黨員同學的組織和帶領下,“獨時宜讀,以讀攻毒”讀書活動第四小組的同學們在微信群內分享閱讀進度和心得體會,查找與疫情和新藥的故事相關的材料,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收獲。
第四小組分享的主題為“步步攀藤上,朝朝負藥來”。主講人陳迢迢分別從讀、思、想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在《新藥的故事》之我讀-“賠本買賣”環節,分享人首先介紹了默沙東制藥公司研制抗艾滋病新藥的歷程,說明了新藥研制過程的不易,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與投入。默沙東公司不以利潤為出發點來研發抗艾滋病新藥,而是本著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的高度責任感,完成了“一樁看似賠本的買賣”。
在《新藥的故事》之我思-“新冠疫苗研發二三事”環節,陳迢迢同學對全球加速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情況進行了概括,并詳細介紹了中國國藥集團對新冠病毒疫苗進行研發的過程,并以盧佳副研究員和陳薇院士兩名研發人員為切入點,展示了不辭辛苦努力研發藥物的科研人員的不易與偉大。
在《新藥的故事》之我想-感悟分享環節,第四小組的成員分享了讀書心得。同學們紛紛表示,讀完這本書,深刻地感受到新藥研發的不易……如今,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全球多個國家爭分奪秒研發疫苗。中國多款新冠肺炎疫苗進入臨床二期,在臨床試驗上持續領跑全球。令人敬佩的,有夜以繼日開展科研攻關的藥物研發人員,還有愿意冒著風險給后來者探路的Ⅰ期、Ⅱ期臨床試驗志愿者們,他們,是億萬人民群眾的英雄!通過閱讀《新藥的故事》并結合疫情中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新藥和疫苗研發的過程,不僅需要國家和企業的大力投入,也需要研發人員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研發新藥的出發點,不是利潤,而應是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感。正如鐘南山教授所言,“只要是老百姓急需的藥物,哪怕價格低,甚至沒有利潤,都要研發!”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迅速啟動疫苗研發計劃,這一系列以人民為中心的方案和措施,進一步增強了同學們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仿佛給世界按下了“暫停”鍵,但疫情阻擋不了電信學子學習前進的腳步。在持續開展的“獨時宜讀,以讀攻毒”活動中,黨支部充分發揮陣地作用,牽頭組織、帶領團員和群眾共讀書,勤思考,促交流,產生了良好的學習和交流效果。(吳曉燕、李盼盼)

圖1《新藥的故事》讀書分享會議記錄

圖2 線上讀書打卡記錄

圖3讀書心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