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夜晚的一場透雨,洗蕩了魔都。次日清晨的空氣中彌漫著潮濕霧氣。蒙蒙細雨中,六合彩結果
工會組織的金澤古鎮游隊伍,從四平路校區和嘉定校區分別出發。
大巴承載教職工行駛一個多小時,來到青浦金澤古鎮。大家走進古鎮,一條清澈的河穿鎮而過,依河而建的并不是典型的江南古鎮特有的煙雨長廊。而是各色離岸民房,或沿岸民房,白墻黛瓦典型江南建筑,顯得清秀典雅。街道路面是由大型條狀花崗巖石鋪設在中間,兩邊或用鵝卵石、或青磚、或小塊花崗石等鋪設而成。
寬寬的河水靜靜的可見河中水草,柳條魚在其間穿梭。沿岸對應民房建有供居民洗刷用水的用花崗石砌成的階梯伸入河中,體現了江南水鄉特有的細膩溫婉。
古鎮并未商業化開發,人煙稀少,整潔安靜,暮春一場豪雨,更是古鎮顯得煙雨而幽靜。古鎮最大的看點是橋,其中迎祥橋建于元代,經明清兩次修建;橋為六柱五孔梁架式磚木結構橋,梁是用五根25厘米粗的楠木梁,橋全長34.25米,寬2.14米;建造初供元代蒙古族騎兵疾馳過橋用,而其橋面鋪鋪磚無橋階、無橋欄。如意橋建于元朝,為鎮上最完整的一座單孔石拱橋。如意橋橋拱倒映水中,橋拱與倒影虛實相接,恰成一圓形,堪稱是金澤鎮的一大名勝。
古鎮是辭去的時間留下的印痕,巷幽古徑,歲月變遷,其承載著歲月的記憶,是雅致委婉的回味,漸去漸遠的歲月,隨著時間的流逝,附屬在其身上的是記憶是文化。
下午,大家來到青浦琵琶院,采摘品嘗青浦的白沙琵琶。走進果園,經過一輪一輪的采摘,樹上的琵琶已經不多了。看著樹上綠色樹葉中探出一顆顆均勻球狀金黃色的果實,采下剝開薄皮,露出肉色果肉,汁水滲出,散發出琵琶特有的果香味,咬一口,肉厚且細嫩而汁多,酸甜適度,入口而化,爽口。
采摘體驗收獲果實的過程,既有采摘的辛勞,也有品嘗果實香甜的喜悅,大家帶著收獲沉甸甸的滿足感,滿載而歸。(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