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企業數字化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工作會議暨第三屆技術委員會會議在我校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童小華致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高技術中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張開富、西安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梅雪松、中南大學信息學部主任陽春華、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柳長滿、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江華、上海電力大學原副校長張浩等專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六合彩結果-六合彩開獎號碼
教授趙衛東主持會議。

童小華表示,同濟大學始終高度重視研究中心建設,將其作為學校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一環、引育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平臺。當前,我國正處于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研究中心要牢牢把握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歷史使命,聚焦“突破關鍵技術、推動成果轉化、培養專業人才”,當好服務國家戰略的“橋頭堡”、解決行業數字化難題的“智囊團”,為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會議宣布成立研究中心第三屆技術委員會、分中心和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基地。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六合彩結果
教授王峻為委員頒發聘書,并為2個分中心及7個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基地單位授牌。


在第三屆技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王峻作工作報告。他表示,過去一段時間,研究中心在六大技術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在協同創新、國際交流和社會服務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學術影響力與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未來,研究中心將繼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在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努力,力爭建設成為國家級科研平臺,為我國數字化與智能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工作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建議研究中心聚焦重點研究方向,打造典型特色成果,加強方向間支撐銜接;發揮區域牽頭作用,深化與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及重點行業合作,拓展智能建造、軌道交通等領域應用;完善機制與管理,加強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及學生創新創業支持;推動行業支撐縱深發展,加強前沿性成果轉化,助力申報國家級平臺,提升全國影響力。
王峻表示,此次會議的召開為研究中心的后繼發展指明了方向。研究中心將認真學習領會專家的建議,梳理意見優化工作,推動研究中心發展再上新臺階。

(文/呂佳薇)